黄连阿胶汤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4336浏览
黄连阿胶汤,出自《伤寒论》。为安神剂-交通心肾剂。具有扶阴散热之功效。主治少阴病,心中烦,不得卧;邪火内攻,热伤阴血,下利脓血。 名 称:黄连阿胶汤 别 名: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4336浏览
黄连阿胶汤,出自《伤寒论》。为安神剂-交通心肾剂。具有扶阴散热之功效。主治少阴病,心中烦,不得卧;邪火内攻,热伤阴血,下利脓血。 名 称:黄连阿胶汤 别 名: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2201浏览
升麻葛根汤,别名升麻散、升麻汤、四味升麻葛根汤、平血饮、解肌汤、葛根升麻汤、葛根汤、升麻饮、干葛汤、四味干葛汤。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主治:麻疹初起。疹发不出,身热头痛,咳嗽,目赤流泪,口渴,舌红,苔薄而干,脉浮数。(本方除用治麻疹外,亦治带状疱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2122浏览
[huáng lóng tāng] 黄龙汤,中医方剂名。为泻下剂,具有攻下通便,补气养血之功效。主治阳明腑实,气血不足证。自利清水,色纯清,或大便秘结,脘腹胀满,腹痛拒按,身热口渴,神疲少气,谵语,甚则循衣摸床,抽空理线,舌苔焦黄或焦黑,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1797浏览
二妙散,中医方剂名。为祛湿剂,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。主治湿热下注证。筋骨疼痛,或两足痿软,或足膝红肿疼痛,或湿热带下,或下部湿疮、湿疹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者。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阴囊湿疹、阴道炎等属湿热下注者。 功 &nb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4750浏览
防己茯苓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为祛湿剂。具有益气健脾,温阳利水之功效。主治皮水为病,四肢肿,水气在皮肤中,四肢聂聂动者。 中文名:防己茯苓汤 出 处:《金匮要略》卷中 组 &nb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5599浏览
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,两者均以辛温之香薷、厚朴祛暑解表,散寒化湿。但香薷散药性偏温,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,必见恶寒无汗者;而新加香薷饮则药性偏凉,主治暑温兼湿,虽亦恶寒无汗,但有口渴面赤。是当有别。 中文名:新加香薷饮 出 &nb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1142浏览
桃核承气汤,中医方剂名。为理血剂,具有逐瘀泻热之功效。主治下焦蓄血证。少腹急结,小便自利,神志如狂,甚则烦躁谵语,至夜发热;以及血瘀经闭,痛经,脉沉实而涩者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、胎盘滞留、附件炎、肠梗阻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1327浏览
组成:小茴香(炒)7粒 、干姜(炒)0.6克 、延胡索3克、 没药(研)6克 、当归9克 、川芎6克 、官桂3克 、赤芍6克、蒲黄9克、 五灵脂(炒)6克。 中文名:少腹逐瘀汤 来 源:《医林改错》卷下 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2120浏览
葱豉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二。为辛温解表剂。具有通阳发汗之功效。主治伤寒初起,头痛身热,脉浮大。 别 名:葱白豉汤(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九) 出 ...
huatuo 6年前 (2020-01-01) 1961浏览
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,减少干姜用量,再加葱白而成。主治阴寒盛于下焦,急需通阳破阴,以防阴盛逼阳,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,合姜、附以通阳复脉。 中文名:白通汤 方剂组成:附子(15克) 、干姜(6克 【功用】: 破阴回阳,宣通上下 【主治】:&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