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人参汤

经典处方 huatuo 1758浏览

桂枝人参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伤寒论》。具有和解表里之功效。主治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下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症见表里不解者。

名    称:桂枝人参汤

别    名:桂枝加人参汤

出    处:《伤寒论》

组    成:桂枝、甘草、白术、人参、干姜

功    用:和解表里

主    治: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下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里不解者

分    类:解表温里剂

桂枝人参汤歌诀

伤寒桂枝人参汤,理中汤中桂枝襄;下利不止兼发热,温里解表保安康。

桂枝人参汤组成

桂枝(别切)四两、甘草(炙)四两、白术三两、人参三两、干姜三两。

桂枝人参汤用法用量

以水九升,先煮四味,取五升,纳桂,更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再服,夜服一次。

桂枝人参汤功用

和解表里。

桂枝人参汤主治

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下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里不解者。

桂枝人参汤方义

本方证乃太阳表证未除,误用下法,损伤太阴脾土,脾阳伤而寒湿内生,部分表邪随之内陷,以致里寒伴表证。表证未除,故发热恶寒、头身疼痛;损伤脾阳,运化失职,升降反作,浊阴不降,壅塞胃脘,则心下痞硬;清阳不升,则见下利不止;气机阻滞,则腹痛;中焦虚寒,故见口不渴,舌淡苔白滑;脉浮虚乃外有表寒里有虚寒之征。本方证是里虚寒兼表不解之表里同病,但以太阴里虚寒为主,故治宜温里解表。本方由理中汤加桂枝组成,方中人参补脾益气,干姜温中散寒,白术健脾燥湿,甘草和中益虚,四味相合,共奏温中散寨止利之功;桂枝解太阳之表邪,并能助理中汤温中散寒。诸药相伍,共成温里解表之剂。

本方理中汤先煎、久煎,桂枝汤后下。理中汤先煎,使其发挥温中散寒、补益脾胃之作用;桂枝汤后下,使其气锐先行以解表。

桂枝人参汤运用

古代运用:本方为治疗脾胃虚寒,复感风寒表证之常用方。临床应用以下利不止,心下痞硬,兼发热恶寒,脉浮虚为辨证要点。

现代运用:本方常用于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而有本方见证及胃溃疡、急慢性胃肠炎等属中阳不足者,兼表与否皆可用之。

桂枝人参汤加减化裁

若里寒重者,加附子以增温中散寒之功。

桂枝人参汤使用注意

1、应用本方时,当注意方中剂量的比例,尤其是桂枝、甘草用量。桂枝于方中有表证则解肌散邪.若无表证则尽走里以温中散寒通阳,切不可固执桂枝于方中但解表证,当从具体应用中去揆度桂枝效用,只有这样,方可对桂枝人参汤疗脾胃虚寒证以阳虚为主者有正确的认识,方可有效地运用桂枝人参汤。

2、煎煮药物时,当后下桂枝,后下者,取其解表散邪,若治单一里证者,则不需后下;诸药同煎煮者,取其温中散寒补阳也。本方煎煮方法不同于一般方药煎煮,当煎后去滓再煎。再煎者,取方药醇和之性,使药物功用既能有效地驱邪,又能和协脾胃之气,以使病证除而脾胃之气复。

3、本方服用方法是白天2次,夜间服用1次,夜间服药者,顺应脾胃之气,促脾胃主时之气旺而病愈也。

桂枝人参汤附方

名称:人参白虎桂枝汤

组成:人参、粳米、甘草、知母、石膏、桂枝

用法:上㕮咀。水钟半,煎七分,温服

主治:夏伤于暑成疟

出处:《杏苑》卷四

功用:补正气,清邪热,和荣卫

名称:双解散

组成:羌活、葛根、柴胡、防风、荆芥、石膏、黄芩、滑石、山栀、连翘、知母、甘草、桔梗

主治:发狂,外有表邪壅闭,内有积热

出处:《伤寒大白》卷二

功用:和解表里

名称:柴胡桂枝汤

组成:桂枝、黄芩、人参、甘草、半夏、芍药、大枣、生姜、柴胡

用法: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

主治:外感风寒,发热自汗,微恶寒,或寒热往来,鼻鸣干呕,头痛项强,胸胁痛满,脉弦或浮大

出处:《伤寒杂病论》

桂枝人参汤化裁方之间的鉴别

本方需与黄连汤证相鉴别。两方皆有自汗、腹泻、心下痞硬等症,但有寒热虚实的不同。本方证属虚寒,故泻下物无恶臭且清稀,虽然有汗而恶风肢冷,患者精神萎靡,声低气馁;黄连汤证属寒热夹杂,故有腹痛腹胀、身热多汗、烦躁不安等。更重要的是两方证在舌质舌苔的区别也比较明显。凡热证舌红苔黄,寒证舌淡苔白,实证舌质坚老,虚证舌质胖嫩。故黄连汤证舌质红,而本方证多淡红。此外,本方证舌苔多白苔满布,而黄连汤证多为后半部白厚。

桂枝人参汤重要文献摘要

《内台方议》:桂枝以解表,人参、白术以安中止泻,加干姜以攻痞而温经,甘草以和缓其中,此未应下而下之以虚其中者主之也。

《尚论篇》:以表未除,故用桂枝以解之;以里适虚,故用理中以和之。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,亦治虚痞下利之圣法也。

《伤寒来苏集》:此之谓有表里症,然病根在心下,非辛热何能化痞而软硬,非甘温无以止利而解表。故用桂枝、甘草为君,佐以干姜、参、术,先煎四物,后纳桂枝,使和中之力饶,而解肌之气锐,于以奏双解表里之功,又一新加法也。

《古方选注》:理中加人参,桂枝去芍药,不曰理中,而曰桂枝人参者,言桂枝与理中表里分头建功也。故桂枝加一两,甘草加二两。其治外协热而里虚寒,则所重仍在理中,故先煮四味,而后纳桂枝,非但人参不佐桂枝实表,并不与桂枝相忤,宜乎直书人参而不讳也。

桂枝人参汤各家论述

汪昂:欲解表里之邪,全藉中气为敷布,故用理中以和里,而加桂枝以解表。不名理中,而名桂枝者,到底先表之意也。(《医方集解》)

王子接:理中加人参,桂枝去芍药,不曰理中,而曰桂枝人参者,言桂枝与理中,表里分头建功也。故桂枝加一两,甘草加二两,其治外协热而里虚寒,则所重仍在理中,故先煮四味,而后内桂枝,非但人参不佐桂枝实表,并不与桂枝相忤,宜乎直书人参而不讳也。(《绛园古方选注》)

黄元御:桂枝人参汤,桂枝通经而解表热,参、术、姜、甘温补中气,以转升降之机也。太阴之胸下结硬,即痞证也。自利益甚,即下利不止也。中气伤败,痞与下利兼见,人参汤助中气之推迁,降阳中之浊阴则痞消,升阴中之清阳则利止,是痞证之正法。诸泻心,则因其下寒上热,从此而变通也。(《伤寒悬解》)

沈丹彩:此与葛根黄连汤同一误下而利不止之证也,而寒热各别,虚实对待,可于此互参之。彼因实热而用清邪,此因虚邪而从补正;彼得芩、连而喘汗安,此得理中而痞硬解:彼得葛根以升下陷而利止,此藉桂枝以解表邪而利亦止矣。(录自《长沙方歌括》)

陈蔚:太阳外证未除而数下之,未有不致虚者,里虚则外热内陷,故为协热利不止。协,合也,同也。言但热不虚,但虚不热,皆不足以致此也。太阳之气,出入于心胸,今太阳主阳之气,因误下而陷于下,则寒水之阴气,反居于阳位,故为心下痞硬,可与甘草泻心汤条“此非热结,但以胃中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”句互参。方用人参汤以治里虚,桂枝以解表邪,而煮法桂枝后纳者,欲其于治里药中越出于表以解邪也。(《长沙方歌括》)

转载请注明:华佗中医大师博客 » 桂枝人参汤